找到相关内容435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不空三藏是长安佛教和五台山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

    施戒方等道场。次年,开坛授戒,据《行状》说,他的受戒弟子多达二千。   不空不仅开坛灌顶,登坛授戒,讲经说法,宣传文殊信仰,为国转经,为李唐王朝祈福延祚,而且大量翻译经论。据统计他一共翻译佛教经典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493391.html
  • 佛法概要-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

    一个叫恰达的人非常调皮,当时不准受戒的比丘与非亲戚关系的女子坐在房间里,可是恰达常和他的前妻坐在房间里说话,造成僧团各种耳语。因此佛说:“不能和非亲戚关系的女子坐在房间里说话”,但恰达依然故我,只不过他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基础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64493513.html
  •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

    且发愿往生其国者,临寿终时,阿閦佛即念其人,令得所愿。佛经中说,此土众生与菩萨皆乐寂寞观行,不往来治生贩卖,无天魔娆害,无精进或懈怠者,无受戒或破五逆者。   在东方还有一个著名的净土,就是药师佛的...

    文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593661.html
  • 汉唐之际政教关系演进中的长安佛教

    国师,其频繁奏请的译经造院、度僧受戒、讲经演法宗教活动都得到代宗的批准和支持。据说不空授法门人有万计,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余人。他的一个弟子惠果也曾任代宗、德宗、顺宗三代国师。经过善无畏、金刚智...

    任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393685.html
  • 长安佛教历史进程概论

    分为南寺、北寺两传法相之学,而成立专宗,代代相传。日僧道光先入唐在长安学南山律,后来,在长安受戒学律的鉴真律师赴日传戒,成立了日本律宗。空海入唐在长安青龙寺从惠果受两部秘法,归国后创立日本真言宗。唐代...1372)本为关中永寿人,六岁他出家,受戒后遍诣各处讲肆,穷究性相之旨,后来到晋云参谒如海。再往峨嵋,精勤苦修三年。元至正八年(1348),皇帝遣使诏其至京城,甚为礼敬,命住海印寺,他蜿蜒谢绝,皇帝赐其“寂...

    增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693695.html
  •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

    僧值凡例;21、赴请三约:22、善罚例;23、免例;24、摈例;25、求住式;26、学经号次:27、受戒式:28、过犯忏悔式;29、津送式:30、上方善会约:31、流通藏本法宝约;32、藏经堂事宜;33...

    宗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195064.html
  • 苯教历史三段论之由来及剖析

    以后,师从鲁美· 次成西绕(klu mes tshul khrims shes rab)受戒的弟子中要数祥· 纳囊多杰旺秋(876—1060)最为著名,他开始在卫藏著书立说,建寺传法,而后又远赴印度学经...

    才让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695211.html
  • 广仁寺法脉源头——格鲁派的教义

    先于甘丹寺进行整顿律仪,依噶当规制,僧人必须受戒,严格遵守,独身不娶,不营世务,清净禅院。为表示中兴律仪,让僧人戴黄帽,因此后来人称格鲁派为黄帽派【58】(黄教)。经过律戒整顿,扭转当时社会的颓靡之风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2296115.html
  • 临济宗风化边表——清季高僧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合论

    于是出家访师,严事赤松禅师。赤松感其道心真诚,遂为他剃发,取名瞿脉,意谓承续法脉,永不坠堕。瞿脉自此正式成为佛门弟子,时年仅二十岁。   康熙二十六年(1687),瞿脉在赤松门下受戒参悟有年,又欲遍参...

    张新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2996530.html
  • 吐火罗与回鹘文化

    如果说有例外,那就是三国曹魏时被称为“中国出家人中真正沙门的第一人”的朱士行。[21] 由于当时受戒体例尚未完备,故朱士行没有法号,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特例。东晋道安为增进佛僧的认同意识,首倡以“释”为姓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2051497089.html